秋季學期已經開學,由于人事變動(校長交流、新老交替、提拔任用等情況),有不少新校長走馬上任,走上學?!耙话咽帧蔽蛔?。
俗話說:“新官上任三把火?!彪m說中小學校長并非官職,但屢見一些新校長上任后偏好于燒上“三把火”、做些“新動作”。在此,筆者想對有如此打算的新校長潑點“冷水”。
事實上,新校長上任如果急于燒“三把火”,往往會事與愿違,甚至會引“火”上身。例如,有名新校長剛交流到另一所學校,就開始著手一定規模的拆建工作,并修建了一處文化墻,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的整體視線,為廣大教師所詬病。于是,這處文化墻建也不是,拆也不是,新校長一時騎虎難下。也有新校長上任后熱衷于喊口號,馳于空想,騖于虛聲,無法深入人心。還有一些新校長上任后就把學校原有的規章制度推倒重來,主張一套新的學校文化,結果由于“水土不服”,不接地氣,導致半路夭折。凡此種種,都是在提醒履新校長:新校長上任要慎燒“三把火”。
新校長上任后,滿懷工作激情,期盼以真實的優良業績回應組織的關心培養,回應廣大師生、家長的期待,這本無可厚非。換言之,一名新校長的確應勵精圖治,干事創業,而非碌碌無為,但須謹記,凡事應腳踏實地,一步一個腳印,如果操之過急,反而會欲速則不達。
對于新上任的校長而言,要勤于學習,更要善于“點火”,積極點燃情懷之火、智慧之火、希望之火,做到“耳聰”“目明”“心靜”。
“耳聰”就是要多聽取各方意見。新校長如果是在原學校提拔晉升,則對學校情況非常熟悉,對群眾的呼聲或者存在的問題自然了解,開展工作也理應駕輕就熟,得心應手。此時,要重點優化學校管理,去偽存真,刪繁就簡,在傳承和創新上有效作為。新校長若是“空降”一所新學校,首先要學會適應,懂得順應,要積極迅速融入新集體,為學校師生所接納。此時,新校長不必急于“邁大步子”,而要廣開言路,兼聽并蓄,充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,充分了解學校各方面的實際情況,避免盲目指揮和無效指揮。
“目明”就是要深入一線明以洞察。新校長要大開辦公室之門,不僅要歡迎師生到辦公室坐坐,更要督促自己走出辦公室,走進課堂,走到師生中間。新校長要力戒足不出戶,坐鎮指揮,應常態化地深入一線,用敏銳的目光細心捕捉校園里的閃光點以及問題、隱患等。對于發現的問題,新校長要從管理者的角度去分析問題的根源所在,并從學校的頂層設計、制度建設、管理職責等方面尋求解決問題的長效機制,避免落入“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”的窠臼。
“心靜”則是要沉下心來不辱使命。當下學校發展,要警惕功利主義,新校長更不應好大喜功、急于求成。首先,新校長要學會“靜以修身”。尤其是調任到一所新學校后,新校長要以一個謙虛的學習者身份亮相,而不應在公開場合標榜、推銷甚至吹噓自己,這樣有損自己在師生心目中的形象。其次,新校長要堅持安靜辦學。新校長要有目標理想,但不可好高騖遠,因此,新校長一要基于校情,找出學校教育教學的薄弱點或者發力點,切忌“全面開花”;二要遵循教育規律,堅持規范辦學,著眼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發展,抓好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,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;三要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。作為一校之長,應與師生同甘苦、共風雨。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,理應成為新校長堅守的初心和奮斗的使命。
當然,上任之初,新校長也一定會碰到各種各樣、大大小小的困難和問題,如“點不著火”(學校教師安于現狀,拒絕改變)、“一點就滅”(學校教師執行力差,工作標準低)等問題,因此要掌握“火候”,凝聚人心,集思廣益,用情與智“慢火細燉”,久久為功,善作善成。
(作者系江蘇省東臺市頭灶鎮小學校長)
《中國教育報》2019年09月04日第5版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unhanjc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