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市建青實驗學校創辦于1939年,是上海市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集幼、小、初、高于一體的十五年一貫制公辦學校。學校圍繞辦學目標與育人目標,發揮十五年一貫制的學制特色,在校園管理、環境建設、課程建設、教學管理、師資培養及教育科研等方面融合信息技術,建設智慧校園。
學校創建多樣的虛擬學習空間和新型教育場景,依據學科核心素養及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,開發幼、小、中各學段不同的活動與課程,滿足不同的學習需求;建立管理機制完備、資源配置多元的支持保障體系,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多元、多維的數據采集方式,跟蹤研究學生的發展,實現精準教學;建設基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大數據分析平臺,繪制學生成長地圖,指導學生增強對自我和人生發展的認識與理解,為學生的未來生涯發展提供科學的規劃,最終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終身發展,更好地賦能教育發展。
在理化生創新實驗室,師生可以體驗集成互聯網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的信息化、智能化、一體化的實驗教學和技能考核系統;在藝術中心,學校將信息技術與藝術教學進行融合,建立數字音頻室、數字媒體室等大藝術創意空間;在科創中心,學生可以利用機器人、智能家居等課程提升編程能力;在安全體驗空間,學生可以利用AR、VR技術進行滅火及逃生實訓。
學校借助深蘭手脈技術,在幼兒部科學小鎮活動、無人圖書借閱管理、體育器材開放式管理和學習空間拓展課程選擇管理等方面初步應用,通過人工智能收集學生的興趣愛好、閱讀偏好、運動偏好等數據,對學生的相關行為進行深度分析。小學部引入了“豆朋—棒棒糖評價系統”、中學部引入了“精準化教學與學情分析平臺”等信息化輔助工具,在課堂教學及教育監測評價分析等方面進行初步的應用。
此外,學校也引入了“AI英語聽說課堂”“學生個性化學習手冊”等應用場景,為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提供大數據支撐,目前在多個學科、單個學段嘗試使用,逐步推廣至單學科跨學段、多學科跨學段的使用,致力于為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積累更長跨度的數據,為學生個性化發展及成長規劃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持。
(童葆菁)
《中國教育報》2023年01月11日第10版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unhanjc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