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第四年,首次擔任班主任,我信心滿滿,躊躇滿志,想著很快就能把每個學生都教育成遵守紀律、品學兼優的好孩子,可現實瞬間狠狠地打了我的臉。
瘦骨嶙峋、面色慘白,正值青春期的學生小發似乎沒有什么“狀態”。進班時前十的成績,期中考試瞬間就退到了班級“倒十”。起初我以為他得了什么病,帶去醫院檢查也沒發現問題。
一天,班長對我說:“老師,小發每天玩手機到很晚,他媽媽沒給他買手機,他就用網絡貸款偷偷買,現在每周都在節食還貸款,有時一天只吃一個饅頭,我實在看不下去了!”
原來如此!想起平常多次的苦口婆心,他都當耳邊風,我頓時火冒三丈,立即打電話給家長。小發媽媽到校后就開始罵他,小發也似“火山爆發”,與媽媽在辦公室大吵起來。
剛做班主任的我哪見過這“陣仗”,趕緊找數學老師把小發媽媽拉走,沒想到媽媽剛走,小發立即把矛頭對向我,大吼大叫,我也氣得青筋暴起,厲聲呵斥。那天,我們以互相敵視的狀態不歡而散。
當然,他那個網絡貸款買的手機也在我的“威脅恐嚇”、他媽媽的“斷絕糧草”的逼迫下無奈上交了。
然而,之后小發的狀態并沒有改變多少,每次在校園碰見我就像不認識一樣,我心戚戚然。
一年一度的運動會在9月底如約而至,沒想到瘦弱的小發竟然報了3000米長跑。出于對他身體的擔心,我全程追蹤了他的長跑過程,并在終點為他加油。對于我的關心,他并沒有表現出任何反應。
運動會結束后,我認真挑選照片,在小發的照片背后,我特意寫了一段激勵的話,可他似乎仍無動于衷。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,我也沒有找到契機改善我們之間的關系。
一天,我突發奇想,何不通過作業本來溝通?此后,小發的作業我都改得非常用心,作業本上經常會有一行行鼓勵的字眼。一次他在作業本上回復了我:謝謝老師,我會改正。短短一句話,讓我看到了努力的反饋,我們之間的隔閡在一點點消失,但他偶爾仍有質疑與不信任。
周三下午,小發突然找我說要請假回家。問他原因,他三緘其口。雙方“較勁”一段時間后,我建議他可以信任我。他試著問我:“真的可以嗎?”原來,他借別人的一套音響設備(學校不允許帶)摔壞了,心急如焚的他準備回家籌錢修理。我問他:“準備怎么籌?”他說:“找初中同學借。”“為什么不告訴爸媽呢?”他說,媽媽知道了只會罵他。我對他說:“把摔壞的設備給我,我來解決。”他很驚訝,連說“謝謝老師”。那天晚上,他主動給我發短信:“謝謝老師一直以來的關心,我其實都懂。”
第二天,他來找我,還帶著一個手機。我很驚訝,因為前一個手機我還在替他保管。他說:“老師,以后我每周一把手機給您,周末您再給我,您值得我信任。”我們倆的信任在理解中悄然建立。
進入高三,小發乖巧了許多,他之前落下了許多功課,剛進入高三時有點吃力。仔細觀察他的成績,我發現他雖然其他學科成績墊底,數學成績卻處于中等偏上。我找到數學老師,對方答應多關注小發,先幫助他提升數學成績,增強自信。在數學老師的關注下,小發的成績有了很大的飛躍。有次我去班里,小發竟然在給其他同學講題。
高三時,小發經常跟我聊他的父母——爸爸經常打人,媽媽經常罵人,回家他就想躲起來。面對這樣的家庭,我只好先認真地聽他說,然后說一些溫暖的話,讓他覺得父母依然愛他,只是他們不太善于表達。
在師生關系中,學生往往是“弱勢”的一方,作為班主任,我們不能僅依靠學生來緩和師生關系,自己必須積極主動作出改變。在關注中建立關系,在理解中收獲信任,在支持中一路同行,在愛與被愛中不斷收獲幸福。
(作者單位系新疆烏魯木齊市第六十九中學)
《中國教師報》2019年06月19日第11版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unhanjc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