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來自四川省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,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彝族教師。中央4號文件頒發后,我認真學習了好多遍。我發現,中央對鄉村教師非常關注,用大量篇幅對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作出明確要求,讓我非常感動。下面重點介紹個人心得體會及身邊教師隊伍發生的變化。
一是下得去。馬邊縣是國家級少數民族貧困縣,境內山高坡陡,溝壑縱橫。1996年,我師范畢業回到家鄉,分配到距縣城20多公里的一個農村教學點任教。當時的學校只有幾間破舊的教室,沒有周轉房,自己得從每月僅有的兩三百元工資中拿出幾十元到鄉里租房;學校沒有食堂,只能自己帶干糧解決午餐問題。那時候,我渴望有一輛自行車,因為鄉鎮到學校沒有交通工具,每天只能步行往返十來里的山路。其實,像我這種條件在當時還算是好的,有很多教師分配到偏遠的彝區,語言不通,飲食不習慣,工作環境惡劣……而現在,我可以驕傲地說,因為有了國家對民族地區、鄉村地區的大力支持,我們那里最好的房子是學校,老師們住上了周轉房,大家很樂意到鄉村學校工作。
二是留得住。為了讓教師安心鄉村教育,按照中央要求,馬邊縣2014年1月開始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,最高補助標準達2000元/月,惠及全縣114所學校1186名教師,鄉村教師收入人均增加14%以上。這項政策的實施,增強了鄉村教師崗位吸引力,進一步激發了我們扎根邊遠學校工作的熱情,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點贊。如今,要求調動和離職的鄉村教師大幅減少,甚至出現了部分縣城優秀教師主動回流到鄉村學校任教的現象。以我所在學校為例,近幾年沒有一名教師申請調回縣城,反倒有3位教師主動申請到更邊遠的學校任教,并愿意堅守到退休。此外,還有一些優秀大學畢業生不斷加入我們的隊伍。據我所知,近3年我縣新招聘教師400多名,其中很多是本科生,還有一些研究生。
三是教得好。從教22年來,我從初級教師到高級教師,從普通教師到學校管理者,我的成長和進步離不開各種“充電”。 黨和政府給了我多次培訓機會,我的專業能力不斷提高,得到了省、市、縣各級獎勵,獲得了“優秀教師”“優秀校長”“最美鄉村教師”等榮譽稱號。有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,才有了更多的人愿意扎根鄉村奉獻教育,才有了今天馬邊教育質量的不斷提升。許多學生考上了名校,成為當地的靚麗名片。
習近平總書記說,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,既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,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。作為貧困鄉村地區的人民教師,我一定牢記總書記的囑托,感恩自強、潛心育人,當好民族地區教育發展的“守護者”,堅定不移為“拔窮根”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!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unhanjc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